2018年对于中国篮球来说是一个充满期待与挑战的年份。尽管男篮世界杯(原世锦赛)正式举办于2019年,但2018年的预选赛和热身赛同样至关重要。中国国家篮球队在这一年里为世界杯资格奋力拼搏,展现了新一代球员的潜力与韧性。 在2018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中,中国男篮面对亚洲强队如新西兰、韩国和约旦,每一场都是硬仗。尽管易建联、郭艾伦等核心球员表现出色,但球队仍暴露出防守漏洞和关键时刻的稳定性问题。最终,中国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晋级,但过程并不轻松。 2018年也是中国男篮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。老将易建联依然是球队的定海神针,但周琦、丁彦雨航等年轻球员需要承担更多责任。伤病和状态起伏让球队的磨合充满挑战,尤其是丁彦雨航因伤缺席多场比赛,打乱了教练组的战术部署。 为了备战世界杯,中国男篮在2018年夏天与多支欧美强队交手。虽然输多赢少,但球队在对抗中积累了宝贵经验。主教练李楠尝试了不同的阵容搭配,为2019年世界杯的正赛打下了基础。 2018年的比赛让中国男篮看到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,但也明确了改进方向。随着年轻球员的成长和归化球员的加入,中国篮球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。2019年世界杯的表现,将是对2018年努力的最好检验。2018年:中国男篮的世界杯征程
预选赛的硬仗
新老交替的阵痛
热身赛的收获
展望未来